漂洋过海,让我的思政课更鲜活 - 2019全国教育大会精神
记者 日本无线码2021芒果
思政课最近很火,丰富的教学形式、创新的内容载体、更为宽广的教学视野,思政课的新变化让越来越多的学生“爱不释手”。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抽样调查显示,91%的学生认为从思政课中得到启迪,91.8%的学生喜欢思政课老师;一些思政课作为慕课推上网络,受到全社会喜爱,产生了积极影响。
原本印象中枯燥无味、令人昏昏欲睡的思政课,怎么一改过去单调、灌输的刻板印象,瞬间让人路转粉?是谁把“有意义”的思政课变得越来越“有意思”?
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思政课教师的视野足够广,才能更生动、深入、具体地活化教材,让理论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从2016年12月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到今年3月18日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不止一次提出,思政课教师要具有“国际视野”。这是新时代对思政课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新时代思政课教师在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时所应具备的新素养。
出国留学,是打开思政课教师国际视野的一个窗口。想让更多的学生感受思政课的魅力,看得见更多的“风景”,思政课教师先要“走出去”。我们期待着,越来越多具有国际视野的思政课教师讲出更加自信的。
漂洋过海,让我的思政课更鲜活
文|陈慧女
讲好思政课,要读万卷书,更应行万里路
9年前,我成为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一名思政课专任教师。那年秋季甫一入职,我立刻感到了巨大压力,因为从来没有一门课程80%的教学内容是需要教师跨学科讲授的;也从来没有一门课程会同时开设七八十个课堂进行PK;更没有一门课程的教材几乎年年都会修订。要做一名合格的思政课老师,“术业有专攻”显然是不够的。站稳讲台,并不如想象的那么容易。
教材高度凝练,往往只有结论和观点,要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必须反复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认真学习每一篇党的重要文献,在课程教研中心全体教师共同备课的基础上不断进行研究,并大量阅读各种跨学科跨专业的学术著作和文献……
算上在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的两年,我总共接受了23年正规教育,此后我留在大学里工作,常年与我相伴的就是卧室里的半壁书籍。读万卷书,不仅是我的理想,也是我每日笃行的功课。尽管如此,从站稳思政课讲台到站好思政课讲台,还是有差距的。站稳讲台,读万卷书,只是基础。要讲好思政课,依靠的是有逻辑的“灌输”,而不是干巴巴的“说教”,还要时时关注时事热点和国内外形势变化,理论联系实际。这就要求我不仅能把教材中的知识点讲清楚、讲透彻,还必须丰富自己的阅历,努力让自己的课程变得鲜活立体起来。
编辑:2019全国教育大会精神
审核:日本无线码2021芒果